在工業自動化領域,位移傳感器的選型直接關系到生產安全與系統穩定性。當設備運行于可能存在爆炸性氣體的環境中時,普通傳感器可能成為安全隱患。隔爆位移傳感器通過特殊結構設計,能將內部可能產生的火花或高溫隔絕在殼體內部,從而避免引燃外部危險介質。這類設備通常具有堅固的鑄造外殼和經過認證的防爆接合面,其安全性能符合ATEX、IECEx等國際防爆標準要求。
如何識別爆炸性危險環境成為首要問題。根據國家標準GB3836.14和國際標準IEC60079-10,爆炸環境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:存在可燃性氣體/粉塵、助燃氧氣以及點火源。常見危險場所包括石油化工車間、煤礦井下、加油站、粉塵噴涂車間等。若設備運行區域被劃分為Zone 1/Zone 2或Division 1/Division 2等級別,則必須選用隔爆型設備。
隔爆傳感器的選型需重點關注認證標志。合格的隔爆產品應明確標注防爆等級(如Ex d IIC T6)、溫度組別和設備保護級別(EPL)。同時需注意傳感器的工作溫度范圍必須低于現場可燃物的自燃溫度,例如T6等級設備表面溫度不超過85℃,適用于多數易燃化學品環境。
安裝維護環節同樣關鍵。隔爆傳感器必須嚴格遵循規范進行布線,使用經過認證的防爆穿線管和密封接頭。定期檢查隔爆接合面是否完好、螺栓是否緊固,確保防爆性能不因腐蝕或機械損傷而失效。若設備外殼出現裂紋或接合面間隙超標,應立即停用并更換。
對于非危險區域(如普通機械加工車間或實驗室),選用常規位移傳感器即可滿足需求。但若存在間歇性釋放可燃物或設備故障可能導致爆炸條件的情況,建議進行危險區域分類評估。通過專業風險評估,可避免過度配置造成的成本浪費,同時確保安全生產萬無一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