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08-23
點擊次數: 
近期,行業內部曝光多起外置式位移傳感器校準證書造假事件,引發廣泛關注。這些偽造證書通過仿冒權威機構印章、編造虛假編號等手段,偽裝成合法合規的校準文件,嚴重擾亂市場秩序。
檢測報告數據全系人為篡改
調查發現,涉事廠商提供的檢測報告中的精度、線性度、重復性等關鍵性能數據均被惡意修改。例如,實際誤差超標的傳感器在報告中顯示為“合格”,甚至通過PS手段偽造測試曲線圖表,完全違背技術倫理。
造假鏈條涉及多方協同操作
造假行為并非個別現象,而是形成了從生產、校準到認證的灰色產業鏈。部分不良校準機構與廠商勾結,出具“交錢即過”的虛假證書,甚至利用真證書模板篡改數據,手段極具隱蔽性。
工業安全與工程質量遭受嚴重威脅
外置式位移傳感器廣泛應用于橋梁監測、機械控制、航空航天等高精度領域。使用未經驗證的傳感器可能導致數據失真、設備失控等嚴重后果,甚至引發重大安全事故。
如何識別虛假校準證書?
建議用戶通過三點核實證書真偽:一是查詢發證機構官方備案信息;二是核對證書編號與設備唯一標識的關聯性;三是要求提供原始校準數據及環境參數記錄。必要時可委托第三方機構復檢。
行業監管亟待加強
目前校準行業存在標準執行不嚴、監管盲區等問題。呼吁建立全國性校準數據聯網平臺,推行區塊鏈防偽技術,從根本上杜絕證書造假空間,守護工業安全底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