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橡膠輪胎制造過程中,成型階段的位移測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尺寸精度和性能穩定性。本文將深入解析位移測量的核心方法和技術要點,為行業提供實用解決方案。
1. 位移測量的重要性
輪胎成型時,胎體各層材料的貼合位置偏差會導致成品出現鼓包、偏心等問題。通過實時監測關鍵部位的位移數據,可及時調整工藝參數,確保每層橡膠與簾線的精確定位。
2. 主流測量技術對比
目前行業主要采用三種方案:
- 接觸式位移傳感器:成本低但易磨損
- 激光三角測量法:精度達±0.01mm,適合高速產線
- 視覺檢測系統:可獲取二維位移數據,但受環境光影響較大
3. 激光傳感器的典型應用
在胎面貼合工序中,將激光位移傳感器安裝在機械臂末端,可實時監測膠料輸送帶的厚度變化。當檢測到厚度偏差超過0.2mm時,系統自動調節壓輥壓力,保證成型均勻性。
4. 數據聯動與工藝優化
先進的測量系統會與MES系統對接,將位移數據與硫化時間、溫度等參數關聯分析。某頭部企業通過這種閉環控制,使輪胎動平衡合格率提升了18%。
5. 常見問題解決方案
針對測量誤差,建議:
- 每班次前進行傳感器零點校準
- 在振動大的工位加裝防抖支架
- 采用紅外測溫補償材料熱脹冷縮影響
隨著工業4.0的推進,基于數字孿生的虛擬測量技術正在興起。通過建立輪胎成型過程的仿真模型,可提前預測并優化位移參數,進一步降低試錯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