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冶金行業的高溫生產場景中,礦熱爐料面的實時監測直接關系到工藝穩定性和安全性。傳統傳感器常因高溫、粉塵和腐蝕性氣體而失效,防爆傳感器的科學選型成為保障生產安全的核心環節。
一、防爆等級必須匹配危險區域
礦熱爐周邊通常被劃分為Zone 1或Zone 2爆炸性環境,需選用符合ATEX/IECEx標準的防爆傳感器。建議選擇Ex d(隔爆型)或Ex e(增安型)結構,防爆等級至少達到Ex IIB T4級別,確保在135℃表面溫度下穩定工作。
二、高溫耐受性是核心指標
料面溫度常超過800℃,傳感器需配備耐高溫陶瓷探頭或水冷保護套。優選采用紅外測溫技術的非接觸式傳感器,測溫范圍應覆蓋300-1500℃,并具備自動溫度補償功能以應對爐內波動。
三、抗干擾與信號穩定性設計
冶金環境存在強電磁干擾,推薦選擇4-20mA+HART協議輸出的數字傳感器,金屬鎧裝電纜可有效屏蔽干擾。部分高端型號內置自診斷功能,能實時反饋探頭積灰或鏡頭污染狀態。
四、機械防護與安裝優化
傳感器應達到IP67防護等級,采用316L不銹鋼外殼抵抗硫化物腐蝕。安裝時需避開料口噴濺區域,傾斜30°角布置可減少積料,配合壓縮空氣吹掃裝置可延長維護周期至6個月以上。
五、智能化集成趨勢
新一代防爆傳感器已支持工業物聯網協議,通過無線傳輸實現料面三維建模。某鋼廠案例顯示,采用智能傳感器后,爐況異常識別速度提升40%,每年減少非計劃停機損失超200萬元。
結語:冶金礦熱爐的防爆傳感器選型需綜合考量防爆認證、溫度極限、信號穩定性三大維度。建議優先選擇具備冶金行業實績的供應商,并定期開展傳感器性能校驗,構建全過程安全管理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