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軋機輥縫的調整是確保軋制精度和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。輥縫過大或過小都會直接影響板材的厚度和平整度,因此掌握正確的調節方法至關重要。
冷軋機輥縫調節的基本原理
輥縫是指上下工作輥之間的間隙,其大小決定了軋制材料的最終厚度。調節輥縫時需綜合考慮軋制力、材料變形抗力以及軋機剛度等因素。通常通過液壓壓下系統或機械螺絲機構實現微米級精度的調整。
輥縫調節的具體操作步驟
1. 預壓靠操作:空載狀態下使工作輥閉合,記錄初始輥縫值
2. 輸入目標參數:根據工藝要求設定目標厚度和補償值
3. 動態調整:帶料軋制時通過AGC系統實時修正輥縫
4. 二次校準:每卷材料頭部需進行二次測量校準
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
- 輥縫波動大:檢查液壓系統壓力是否穩定,排除油路泄漏
- 兩側輥縫不一致:調整軋機牌坊斜楔,確保水平度誤差<0.05mm
- 突發性輥縫變化:立即停機檢查軸承座是否松動或軋輥熱膨脹異常
維護保養要點
每周應使用塞尺校準輥縫標定值,每月需對壓下螺絲進行潤滑保養。特別要注意軋輥磨損后應及時更換,避免因輥型變化導致調節失效。
通過科學的輥縫管理和規范操作,可顯著提升產品合格率。建議操作人員建立詳細的調節記錄,便于追溯問題和優化工藝參數。